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普通外科 > 创伤&出血 > 感染
编号:11663619
什么是外科感染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7年2月14日
     一、体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

    软组织一般指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肌肉、肌腱、筋膜、韧带、关节囊、骨膜、神经和血管等。体表软组织则仅指皮肤、皮下组织等表浅的软组织。如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侵入上述组织并在该处孳生繁殖,产生毒素,就形成感染。对于感染必须早期作出诊断,及早治疗,以防感染扩散造成不良后果。

    (一)毛囊炎

    【病因】毛囊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。好发于头面部、腋窝等多毛发处。
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毛囊部发红、瘙痒、轻度疼痛,1~2天后,毛囊口形成白色脓头,中央有毛发穿过,一般无全身症状。

    【治疗】涂以2%碘酊,除去脓头,多可治愈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经常保持皮肤清洁,以中性肥皂或沐浴液擦洗多毛发部位,洗后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,可以预防毛囊炎的发生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(二)疖

    【病因】疖俗称疖疮。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所引起(图31)。好发于青壮年及皮脂腺代谢旺盛者。
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发病时毛囊口局部出现红、肿、痛的硬结,先在皮内,后扩散至皮下,顶部有黄白色脓图31疖的切面头,可自行溃破,脓头排出后渐渐愈合。若脓头继续存在,红肿范围扩大,则会出现发热、乏力、不适等全身症状。

    【治疗】硬结期可用热敷,物理疗法,或用金黄散,玉露散或20%鱼石脂软膏外敷。脓头成熟后,可待其自行排出,或作切开引流,切忌挤压。面部疖应尽量避免切开,必要时应用抗生素药物,常首选青霉素,或复方磺胺甲唑,亦可服用中药仙方活命饮、普济消毒饮等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为预防疖的发生,应经常保持皮肤清洁,尤其要注意疖的好发部位如头面、颈后、腋下、臀部及会阴等处的卫生。常洗澡、勤换衣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一般而言,疖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可痊愈,但面部疖有其特殊性,须格外注意。因面部血供最为丰富,面前静脉通过内眦静脉经眼上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,且该静脉在口角平面以上无瓣膜,故面部疖尤其是位于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(称“危险三角区”)内,切忌挤压,否则,脓液会被挤至海绵窦内发生海绵窦栓塞或流入脑膜静脉引起脑膜炎,出现头痛、寒战甚至昏迷等颅内感染症状,严重者可危及生命。

    (三)痈

    【病因】痈是由多个疖肿融合而成。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,好发于颈后和背部,俗称“对口疮”,“搭背”(图32)。糖尿病及体弱者易患此病,且中、老年人较多见。
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早期呈大片酱油色炎症浸润区,局部水肿,疼痛。继之红肿区上有许多小脓头,类似有孔的胡椒瓶,接着中央出现坏死,溢出脓血样分泌物。坏死的组织一时不易脱落,

    其周围有大小不一的孔洞,似蜂窝样,常伴有轻度寒战、发热、恶心、全身不适等症状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【治疗】早期局部以金黄散、鱼石脂软膏敷贴,或用50%硫酸镁湿温敷。全身应用抗生素(同疖的治疗)。后期应充分切开引流,常作“十”字形或“”形切口,深达筋膜。清除坏死组织。面部痈特别是唇痈,与疖一样易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。糖尿病患者患此病后,病情显得极为严重,如治疗不当,可产生败血症而致死亡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彻底治疗疖肿对预防痈的发生有积极意义,同时要及时治疗糖尿病,重视老年人的生活料理。

    (四)急性蜂窝织炎

    【病因】急性蜂窝织炎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下组织急性、弥漫性、化脓性感染。好发于四肢、颈部皮下、筋膜下和肌间隙等处,常由皮肤、软组织损伤后感染或局部感染灶扩散而引起。多见于身体虚弱者、糖尿病及慢性肾炎患者。环境卫生不佳,居住拥挤、空气不流通等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。
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起病早期局部呈暗红色,中间明显,四周淡,指压后可稍褪色,边界不清楚,有明显的红、肿、热、痛,病变部位邻近的淋巴结肿痛,如前臂蜂窝织炎时腋窝淋巴结肿痛,面部蜂窝织炎时颈部淋巴结肿痛。同时伴有发热、畏寒、食欲减退,全身不适等症状。化验检查可见血白细胞增加。后期可形成脓肿,也可引起淋巴管炎、血栓性静脉炎和全身性感染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【治疗】早期局部以金黄散、玉露散外敷,或以50%硫酸镁溶液湿温敷。全身应用抗生素,一般先用青霉素或苯唑西林,并注意休息,加强营养,补充维生素。后期脓肿形成后,应及时切开引流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对皮肤及软组织损伤,应及时处理,防止感染。如已有感染,要及时控制,避免进一步扩散发展。婴儿及老年人抗感染力较弱,要重视其生活料理。

    (五)丹毒

    【病因】丹毒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皮内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,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从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犯其淋巴管网而引起。好发于足背、小腿及面部等处。
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丹毒呈片状红疹,边界清楚,颜色鲜红,压之红色消退,松手后红色恢复。红疹可向四周扩大,边缘稍有突起,与正常皮肤界线明显。向外蔓延时,中央红色逐渐消退变成棕黄色,并有轻度脱屑。局部皮肤发红,有烧灼感、疼痛,有时出现水疱,但很少化脓。丹毒附近的淋巴结常肿大、疼痛,如面部丹毒可有颈淋巴结肿大,下肢丹毒常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。红疹存在时常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不适等症状。化验检查可见血白细胞增加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【治疗】患丹毒时,应卧床休息;抬高患肢,高出心脏平面15cm左右;理疗;局部敷以金黄散或玉露散;全身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中药普济消毒饮、黄连解毒汤等。使用抗生素效果较好,但症状消失后还须继续使用3~5天,以防复发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对皮肤上的任何一个伤口,都必须严格消毒认真处理,哪怕是一个微小的伤口,也不能忽视。引起丹毒的原发病灶如足癣、口腔溃疡等也应积极治疗,以免再度引发丹毒。皮肤有伤口的人不宜与丹毒患者接触,以防感染。丹毒反复发作可使小腿和阴囊等部位发生象皮肿。丹毒本身危险性不大,但其并发症常引起严重后果,特别是婴幼儿、老年人和体弱者,发病率高,病情较重,病死率亦高。

    (六)脓肿

    【病因】脓肿由脓腔和脓液组成。当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限后,组织和细胞坏死、溶解,形成一个周围有完整腔壁的脓腔,腔内积聚了由渗出物、液化的坏死组织、脓细胞和细菌等混合而成的脓液。脓肿多发于皮肤和皮下组织,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早期局部有红、肿、热、痛,浅表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。一般无全身症状。深部脓肿红、肿多不明显,波动感亦不明显,但有疼痛及压痛,且常伴有全身发热、头痛、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。化验检查可见血白细胞增高。深部脓肿可借助B超、CT检查或诊断性穿刺来确定诊断。结核性脓肿局部无明显红、肿、热、痛等急性炎症表现,故又称“寒性脓肿”。

    【治疗】早期予以局部热敷,同时应用抗生素。后期脓肿形成后,应作切开引流。脓肿切开后,要按时换药,保持引流通畅,促使伤口早日愈合。脓肿切开引流后多能痊愈,但皮肤上留有瘢痕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平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卫生,注意营养,休息,增强体质。体表软组织如有炎症感染,应及早治疗,防止进一步发展。

    (七)急性淋巴管炎

    【病因】急性淋巴管炎是皮内或皮下淋巴管的急性炎症,是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邻近的淋巴管所致。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。好发于下肢,多由足癣感染引起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细菌由足癣或皮损处侵及淋巴管后,可见一条或数条“红线”向心性延伸,伴发热、头痛、全身不适。所属淋巴结亦肿大、疼痛。化验检查见血白细胞增高。

    【治疗】须抬高患肢,局部以呋喃西林等湿温敷或理疗。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灶,控制足癣感染,口服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唑等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四肢皮肤破损时,应积极正确处理,严格消毒包扎,防止感染导致急性淋巴管炎。有足癣者应积极治疗,防止糜烂、破皮,一旦破皮,应及早使用抗生素。

    (八)急性淋巴结炎

    【病因】急性淋巴结炎常由其他感染病灶如口咽炎症、足癣、皮肤破损以及各种皮肤、皮下化脓性感染的病原菌沿淋巴管侵及淋巴结而致。多发于颈部、颌下、腋下及腹股沟部。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。
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发炎的淋巴结肿大、疼痛、并有触痛。重者皮肤发红、发热、肿胀,甚至化脓形成脓肿,出现波动感,并伴头痛、发热、畏寒、全身不适。少数患者脓肿可破溃出脓。化验检查见血白细胞增高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【治疗】治疗方法多为局部热敷、理疗,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。有全身症状者应予抗生素治疗,如复方磺胺甲唑、黄连解毒汤等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积极处理原发病灶,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。

    二、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

    手是灵活的运动器官,且知觉敏锐。由于其解剖生理上的特点,如手部结构极为致密,组织空间甚小等,一旦发生感染,组织内压力增高,可引起剧烈疼痛,且全身性炎症反应也较明显。同时手部严重感染愈合后,常遗留功能障碍,因此对手部感染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,并及时正确处理。

    (一)甲沟炎

    【病因】甲沟炎是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。常先发生在一侧甲沟皮下,多因甲沟周围组织的刺伤、擦伤、剪指甲过深、逆剥新皮倒刺等损伤引起。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起初,指甲一侧皮下红肿、疼痛,继之蔓延到甲根部及对侧甲沟,最后形成脓肿,指甲浮动、脱落,疼痛加剧。

    【治疗】早期可用热水浸泡、理疗、外敷鱼石脂软膏、金黄散等,并口服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唑等。脓肿形成后,应手术切开引流。甲下积脓者应拔除指甲。

    甲沟炎经积极正确处理后,多能痊愈,拔除的指甲只要不伤及甲床,3~4个月后均能重新生长。如不及时切开排脓或拔甲,则因指甲阻碍脓液排出,感染可向深层蔓延而形成指头炎。

    (二)脓性指头炎

    【病因】指末节皮下化脓性感染即为脓性指头炎。除了可由甲沟炎引起外,还可因局部皮肤刺伤而引起,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。
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发病初,指头轻度肿胀、发红、刺痛,继之指头肿胀加重,外观呈蛇头状,伴剧烈跳痛,手下垂时加重,触碰指尖即疼痛难忍。同时畏寒、发热、全身不适。化验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增高。感染严重时,皮肤由红转白,局部组织趋于坏死,疼痛反而减轻。皮肤可自行破溃。如感染向深层扩散侵入末节指骨,则可导致末节指骨骨髓炎或坏死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【治疗】早期应平置患肢不下垂,可热敷、理疗或外敷金黄散。若肿胀、疼痛加剧,则应及时切开引流,以免感染侵及指骨。若全身症状明显,还需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等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在日常生产、生活中,要注意操作安全,防止手指受伤,受伤后要及时处理。如有甲沟炎,要及早治疗,控制其发展。

    (三)急性化脓性腱鞘炎

    【病因】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属手掌深部的化脓性感染。因各手指的肌腱在手指掌面都有腱鞘包绕,故当掌面深部刺伤后,如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,就可引起腱鞘炎。
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症状表现为患指肿胀,以近、中指节为主。皮肤极度紧张,活动受限。手指呈半弯曲状,伸直时疼痛加剧,触及肌腱亦有明显疼痛。可继发肘内或腋窝淋巴结肿大,疼痛。常伴有畏寒、发热、全身不适等症状。化验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【治疗】早期即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、复方磺胺甲唑及银翘散、黄连解毒汤等。同时平置患侧前臂和手,少活动,外敷金黄散,理疗。若无好转,应及时切开引流,

    注:(1)手指屈曲,局部肿胀,此时切开有可能完全恢复功能;(2)晚期,感染蔓延,肌腱可能已坏死以免肌腱受感染侵蚀。

    如未及时正确处理,拇指和小指的腱鞘炎,可分别蔓延至桡侧和尺侧的滑液囊,形成化脓性滑囊炎。示指、中指和环指的腱鞘炎,则可分别蔓延至鱼际间隙和掌中间隙,形成掌深间隙感染。腱鞘炎处理不当,还可导致肌腱脱出、粘连或瘢痕挛缩而后遗手指功能障碍。

    三、破伤风

    【病因】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。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泥土、人畜粪便中,它只能由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,在缺氧的环境中繁殖。故一切开放性创伤,尤其是伤口小而深的创伤,特别适宜其生长繁殖而引起破伤风。不洁条件下分娩,脐带残端和产道亦会污染导致产妇或新生儿破伤风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【诊断要点】其临床表现可分下列三期:潜伏期:长短不一。一般6~12天,个别患者可在伤后1~2天发病,亦有在伤后数月或数年才发病者。潜伏期越短,病情越重,病死率越高。前驱期:表现为全身乏力、头晕、头痛、咀嚼无力,颈项肌酸胀并紧张、疼痛、反射亢进等。

    症状期:由于肌肉持续紧张性收缩,加之阵发性强烈痉挛,表现为张口困难、牙关紧闭、苦笑面容、颈项强直、头部后仰、腰部前凸、头足后屈,形成特有的“角弓反张”或“侧弓反张”。发作时面唇青紫、大汗淋漓、通气困难、呼吸暂停。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亮、声响、振动、接触、饮水、注射等都可诱发强烈的阵发性痉挛。如持续的呼吸肌和膈肌痉挛,可导致呼吸骤停,患者因窒息、心力衰竭而死亡。

    【治疗】破伤风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,包括伤口处理、中和毒素、解除痉挛和防治并发症等。

    1隔离将患者安置在安静、无光、无声音刺激的单人房间,并派专人守护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处理伤口凡能找到伤口的,要彻底清创。局部用3%过氧化氢冲洗,并敞开伤口,充分引流。

    3抗毒素的应用早期应用有效。应用破伤风抗毒素(TAT)1万~6万U,分别由肌内注射与静脉滴入。用药前应作皮内过敏试验。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应用有效,3 000~6 000U,一次性深部肌内注射。

    4控制和解除痉挛应用镇静剂、安眠药,若抽搐严重不易控制时,可行人工冬眠或在控制呼吸条件下,使用肌肉松弛剂。

    5防治并发症早期行气管切开术,保持呼吸道通畅,预防肺部感染。同时应用抗生素,注意营养补充,保持水与电解质平衡。

    【预防】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疾患。受伤后一定要早期彻底清创,敞开伤口,充分引流,这是预防的关键。此外,还可通过人工免疫来预防。人工免疫分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。自动免疫即

    注射破伤风类毒素,使人体获得自动免疫,这种免疫力可保持10年以上。小儿常与百日咳、白喉等免疫联合实行,即百白破疫苗的接种。被动免疫是对伤前未作自动免疫的伤员,尽早皮下注射TAT 1 500U~3 000U,但其作用短暂,有效期为10天左右。因此对深部创伤的患者,在1周后还应追加一次量。注射前作皮内过敏试验,如过敏应按脱敏法注射。

    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,病死率高,尤其是新生儿和吸毒者。死亡原因多为窒息、心力衰竭和肺部并发症。潜伏期越短,病死率越高。, 百拇医药